今日霜降,是秋天的最后节气,它的出现意味着大家马上就进入冬天了。民间有谚语“霜降一过百草枯”,一过霜降天气更凉、更燥了,人体正气更容易被侵袭,此时养生尤其要注重养好五脏之气。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一种能量。气不足,轻则容易得病,重则危及健康。
中医认为:“气为万物之资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类不足以生息,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意思是,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气的产物,气是生命的本源。
中医提醒,养生先养气至关重要,养好五脏之气方可长寿!
1、养心气——慢养心
中医专家介绍,五脏之气中,心气是最重要的。心气维持着心脏功能的正常,让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心气虚时,人会出现心慌、乏力、自汗等症状。
调养方法:想要养心气,“慢下来”才最重要。《黄帝内经》记载,人体经脉之气一昼夜内运行50次,每运行一次气息共270息(一呼一吸为1息),所以算下来,人平均一呼一吸所需要的时间约为6.4秒。
可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一呼一吸平均只有3.33秒,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过快的呼吸不利于养心气,因此要学会慢养生、慢养心。
2、养脾气——单举手臂
脾胃之气负责运化水谷、运化水湿。只有脾气健运,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脾气不足,容易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调养方法:单举手臂对脾气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个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的时候就已流传于世。
具体做法是:自然站立,两膝微微弯曲,两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后左手翻掌经过胸前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略停两秒后,两手原路返回,重新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然后换为单举右手,重复30次。
3、养肝气——闭目养神
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典籍《灵枢.脉度》记载:“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因此,养肝气和眼睛有关。
调养方法:眼皮就好比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人只要闭上眼或者一睡着,肝脏就开始休整,发挥其藏血之功。因此,传统养生非常强调闭眼养肝,不管是闭目养神、日间小憩还是夜间按时睡眠,都是很好的养肝气方法。
4、养肺气——展肩扩胸
肺是所有脏器中最娇嫩的,调养以宣散为主。肺气不足会引起咳嗽、水肿、便秘等不适症状,有些人弱不禁风,容易感冒,就是肺气不足。
调养方法:模仿拉弓射箭的动作可引动肺经,宣散肺之浊气,增强肺的生理功能。
具体做法是:两掌合抱于胸前,然后左手变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样变勾手,同时向左右两侧水平分开;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古人开弓射箭一样,稍停两秒;接下来两手均变掌,两臂侧平举,然后合于胸前,再换右手做另一侧,重复30次。
5、养肾气——勤踮脚尖
肾气指的是肾脏的功能活动,肾气不足时,会出现腰膝酸软、颈背部酸痛、头发干枯发白、黑眼圈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
调养方法:在传统健身运动八段锦中,“背后七颠百病消”一式就强调了踮脚尖的益处。从经络的循行来看,足三阴经(即脾经、肝经和肾经)都经过足内侧,踮起脚尖可疏通足三阴经、驭气上行,从而改善肾功能。
屁股流水怎么办,屁股流水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笔者以前这样过,屁股流水,整天潮湿很难受的,屁股流水怎么办。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放屁,而且还控制不住,在人多的地方也不例外,询问了一下知道经常放屁是什么原因,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人问,自己老放屁是怎么回事?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大约要放屁10到15次。屁多的人消化机能不正常。有的人每天甚至每小时放几十个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欢暴饮暴食,牙齿很快出现问题,很多人会用根管治疗牙齿,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寿命是多少,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
舌头疼是怎么回事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舌头疼痛呢?如果有,提醒你一定不能忽视它。因为,舌头疼痛并不是小毛病,其可能是神经
咽炎如何治 咽喉炎是一种病,当我们有了它的困扰,我们要吃什么而能控制病情,从而从咽喉炎中走出来呢?下面我说一下咽炎如何治
小孩子咳嗽是什么原因,和大人的咳嗽起因是否相似,小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分享小孩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平时在宿舍的时候,就看见舍友在蒸橙子,我问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是用来治疗咳嗽的,蒸橙子是治哪种咳嗽,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吧,接下来笔者
宝宝咳嗽流鼻涕怎么办?许多家长一看到宝宝咳嗽痰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宝宝咳嗽吃什么婴儿咳嗽药可以止咳。其实小儿咳嗽是一种生病的
我有个朋友之前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女性淋病的,因为她是一名医生所以她很了解女性淋病的早期症状,之后检查不幸还真的是这样,和大家分